日志

贝莱德BLACKROCK 是怎么操控全球经济的?

贝莱德BLACKROCK 是怎么操控全球经济的?

 

网上文章推荐

原创 不严肃问题研究室 2025年3月

https://mp.weixin.qq.com/s/xfmlPLfAUHxzHgNANuCQeA

 

说到贝莱德(BlackRock),很多人可能会一脸懵逼,这家公司不如苹果、谷歌出名,老闆也不像马斯克那样自带话题、吸引流量。

 

但这家财团掌控着全球11万亿美元的资产,投资覆盖所有关键领域,你能叫得出名字的公司企业,几乎都有贝莱德的影子。

 

更夸张的是,每次全球经济出现问题,別人都在跑路,贝莱德却疯狂扫货,不是抄底股市,就是收购能源矿产。

 

最近一次操作,是它一口气花了227亿美元,打包收购了李嘉诚的全球港口业务,里面还包括了全球最重要的航运节点——巴拿马运河两端的港口。

 

李嘉诚卖得坚决,贝莱德买得豪爽,这波交易背后的算计,当然也不只是赚钱那么简单。

 

所以大家都有个疑问,为啥贝莱德每次都能精准踩中全球经济危机的节奏?为什么这个幕后金融大佬,总能收割所有人的韭菜?

 

其实贝莱德一开始也沒这么神秘,更谈不上怎么厉害。

 

它在1988年成立的时候只有8个人,老闆兼员工拉里.芬克原本也只是华尔街债券经理,创业初期甚至连个像样的办公室都租不起。

 

但混乱是阶梯,上世纪90年代,美国爆发了一场储贷危机,简单解释,就是美国房价崩盘,房贷成了坏账,超千家小银行们亏到破产,然后又传导到整个金融系统,几乎掀翻了半个华尔街。

 

各大银行一团乱麻,美国政府也只能出来兜底,但尴尬就尴尬在,政府需要处理的不良资产太多,谁也搞不明白这些债券到底还值多少钱,哪些应该抢救一下,哪些应该破产清盘?

 

也就是在这个关键节点,贝莱德带着自研的阿拉丁系统精准入场,迅速估算出了这些垃圾资产的真实价值,並帮银行和政府理清了债务难题。

 

储贷危机之后,美国政府深刻的意识到,搞金融最怕的不是亏欠,而是沒人能搞清楚这些烂帐到底还值多少钱。

 

而贝莱德抓住了行业痛点、一战破圈,迅速在华尔街打开了局面。

 

这是贝莱德的第一桶金,並且深刻体会到了“风浪越大鱼越贵”的投资道理,也正是靠着危机中的精准佈局,贝莱德从此走上了制霸全球的金融道路。

 

2008年的次贷危机是贝莱德的命运转折。

 

当时由于雷曼兄弟破产,华尔街倒下了一大批银行,美国政府看着上万亿的有毒资产,再次陷入到先救谁、后救谁的选择性障碍。

 

关键时刻,又是贝莱德出手,迅速搞定了资产定价问题,还顺势拿下了美国政府几千亿美元的不良资产管理业务。

 

也就是从那时起,美国政府与贝莱德深度绑定,不仅让它管理大量的政府资产,还允许它优先参与每一次的政府救市行动。

 

所以你看,每次危机爆发,韭菜们都是慌得一批,只有贝莱德能精准抄底,它们手握巨量资金和美国政府统一行动,一次次上演神级反转。

 

这么说吧,普通机构看到的是危机,贝莱德财团看到的是提款机,它和美国政府的这种白手套关係才是最核心赚钱逻辑。

 

比如2020年疫情的时候,股市暴跌,机构割肉,但贝莱德却掐着码錶入场,一口气拿出5000亿美元抄底。

 

随后美联储就启动了无限量QE放水模式,市场到处是钱,股市、债市也迅速回暖,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就让贝莱德轻松赚到了上千亿美元。

 

俄乌战争也是类似剧本,开战前贝莱德提前买入大量能源资产,战争爆发后能源价格飚升,贝莱德躺赚第一波红利。

 

到了2023年,泽连斯基又与贝莱德签署协定,成立乌克兰发展基金,说是要协调乌克兰的重建投资,实际是接管乌克兰的国有资产。

 

最近的一次操作,是用227亿美元收购李嘉诚手里的港口,明面上是生意,但背后却是复杂的地缘政治博弈。

 

要知道,巴拿马运河不仅是全球重要的航运节点,还是美国军舰从东到西的必经之路,谁控制了两端港口,谁也就控制了巴拿马运河的命门。

 

所以川总一回来就向巴拿马政府施压,要求拿回运河的经营权,搞的巴拿马总统非常紧张。而如今贝莱德出面接手,不仅给了双方臺阶,还配合着完成了川总的战略意图——重新掌控全球航运通道,把东大从美国人的后院挤出来。

 

其实说到底,贝莱德能玩危机套利,並不是钱多运气好还叠加了什么市场神秘力量,它和美国政府深度捆绑,提前拿到了別人不可能拿到的资讯优势。

全球危机越深,贝莱德的获利盘也就越大。

 

另外,金融市场的本质,是靠资讯差赚钱。而贝莱德的手里还有一套全球金融雷达,也就是前面说的挽救美国政府于水火的阿拉丁系统。

 

大家可別小瞧这个系统软体,它能即时追踪全球几百万条经济资料,不管是股市波动、债券风险、地缘政治局势,甚至连气候变化对农产品价格的影响,都在它的监控范围。

当普通人还在纠结俄乌战争会不会爆发时,阿拉丁已经在战前几个月分析出了开战会导致那些资产疯狂上涨,並建议贝莱德提前佈局。

 

这种资讯领先优势直接转化成了市场先发优势,再加上政府内部的资讯共用,贝莱德已经超出普通机构好几个数量级。

 

但最让人细思极恐的是,阿拉丁不仅仅是贝莱德在用,美联储、欧洲央行、全球各大养老基金,甚至某些主权财富金也都在用。

 

根据不完全的资料统计,阿拉丁系统管理的资产超过了20万亿美元。这也就意味着,几乎整个华尔街和全球央行,都在或多或少地依靠贝莱德这个系统做决策。

 

如果预测准确,那贝莱德吃肉別人喝汤,市场会在波动中造福一小票选手;但这套玩法的风险就在于,一旦系统错判或者贝莱德留了一手,那全球金融市场就会跟着翻车,几乎沒有抢救的可能。

 

贝莱德越是成功,全球的金融风险也就越大。

 

贝莱德管理的11万亿美元资产,已经超过了德国和法国两大经济体的总和,放眼全球,能操控这么大体量资金的,也只有大国央行。

 

而贝莱德即不是政府也不是央行,纯纯的私人金融机构,投资包括股票、债券、房地产,能源、基建,甚至全球的港口码头,几乎覆盖了全球所有关键领域。

 

贝莱德的规模越大,对市场的控制力也就越强。

 

但歷史上所有的金融神话, 都逃不过泡沫破裂的一天。任何一家过度强大的公司,最终都可能变成下一次危机的导火索。

 

贝莱德现在玩的不是割韭菜,而是把整个市场都变成了自己的韭菜地。一旦玩脱,那全世界都得替它买单。

 

管理署

一言以蔽之,管理就是化繁为简,系统经营,讲究效率,绩效次之。管理署收集各种社会讯息供参考,一起改善管理效率和效绩。

 

上载日期:2025.3.25

 

*作者文章观点,不代表有得拣活动平台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