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有不同途徑和因素,在網上看到龍佑沐這篇“迷茫時,如何破局?”文章,節錄推薦給大家。
迷茫時,如何破局?
原創 龍佑沐 2025年03月(節錄)
https://mp.weixin.qq.com/s/xHbNRwOSystPluVG6lpq-Q
1. 目標感:做自己的意義雕刻師
。“一艘沒有航向的船,任何方向的風都是逆風。”——塞涅卡
。《哈佛商業評論》研究發現,持續設定小目標的人,焦慮指數比隨波逐流者低47%。
。管理學中的“意義塑造師”:當你把未來具象塑造成可觸摸的目標,迷茫便成了導航系統的校準信號。
動漫電影《哪吒》導演餃子
。2019年,《哪吒之魔童降世》橫空出世,導演餃子用50億票房改寫了國漫史。
。鮮少人知的是,這位華西醫科大學的棄醫者,曾蝸居成都老宅三年,靠母親1000元退休金度日。
。面對親友“不務正業”的指責,他像苦行僧般打磨分鏡,連申公豹的毛髮特效都要反覆運算百遍。
B站UP主“影視颶風”創始人Tim
。餃子不是孤例。
。B站UP主“影視颶風”創始人Tim,放棄帝國理工offer投身自媒體時,被嘲諷“浪費智商”。
。如今他帶著團隊拍出電影級短片,用1200萬粉絲證明:目標感是穿透迷茫的鐳射,能把混沌的人生燒灼出清晰的路徑。
2. 成就感:微光點燃燎原之火
抖音博主@玲子PET的轉型更接地氣——從流水線女工到寵物殯葬師
。她記錄下第1次幫金毛梳理遺容的手抖
。第100次收到主人感謝信時的淚光
。如今已成260萬人的心靈樹洞
心理學中的“自我效能感”實驗揭示:當人持續完成微小目標,前額葉皮層會分泌多巴胺形成正向迴圈。
3. 責任感:以愛為名的重力錨
快手博主@高空舞者老楊身上同樣熾烈——為了腦瘤女兒的手術費,他在百米高空走鋼絲,評論區那句“爸爸不怕”讓300萬人淚目。
社會學家鮑曼說:“後現代社會的迷茫,本質是責任感的消解。”
但你看重慶“棒棒軍”冉光輝,用肩膀扛出學區房;
再看武漢疫情中的快遞小哥汪勇,組織車隊接送醫護——
責任從來不是枷鎖,而是幫我們錨定方向的船碇。
列夫·托爾斯泰的箴言在此閃光:“一個人若是沒有熱情,他將一事無成,而熱情的基點正是責任心。”
4 他者性:借別人的火把照自己的路
“每個人都是他人的鏡子。”——《人類群星閃耀時》
李誕
。當27歲的李誕在《吐槽大會》調侃“人間不值得”時,沒人想到這個迷茫的滯銷書作家會創造笑果文化。
。他坦言:“池子、建國這些兄弟,是我在迷霧中的人形路標。”
TikTok博主@盲人程式師王孟琦
這種“他者引力”,在TikTok博主@盲人程式師王孟琦身上更顯珍貴——靠著網友編寫的語音程式設計外掛程式,他成為矽谷頂尖工程師。
神經科學發現,接觸他人故事會啟動鏡像神經元,就像《盜夢空間》的共用夢境。
知乎上有條高贊回答:“我在三甲醫院走廊讀《當呼吸化為空氣》,突然明白晚期癌症患者都能找到意義,我憑什麼投降?”
但丁《神曲》的啟示永不過時:維吉爾帶領穿越地獄,貝雅特麗齊指引飛升天堂——迷茫時,要敢於握住伸向你的手。
迷茫是生命的液態黃金
管理署
一言以蔽之,管理就是化繁為簡,系統經營,講究效率,績效次之。管理署收集各種社會訊息供參考,一起改善管理效率和效績。
上載日期:2025.4.4
*作者文章觀點,不代表有得揀活動平台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