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文章推薦
原創 北風窗
https://hao.cnyes.com/post/163920
僅2公斤的氫化鎂裝置爆發出直徑超3米的火球,持續燃燒達2.3秒,溫度超1000℃。燃燒時間是TNT的15倍,這種‘高熱低沖’的新型爆炸物專克輕合金裝備,從無人機到戰艦上層建築都難逃熔燬命運,正在顛覆傳統戰場規則。
中國新型武器測試引發全球熱議!這事兒到底有多硬核?
這兩天,全球軍事圈被中國試爆的"非核氫彈"炸開了鍋。
這玩意威力堪比戰術核彈,卻不用核材料,燃燒完只剩下一堆白灰,直接把傳統武器甩出幾條街。
4月21日,香港《南華早報》等多家媒體也報導了這一驚人消息。
根據相關刊物發表的多項研究成果,中國在室外某試驗場進行了人類首次受控非核“氫彈”試驗,成功引爆了一枚氫基爆炸裝置。這一試驗的創新性在於,不使用任何核材料作為觸發鏈式反應或聚變反應的“扳機”,僅僅依靠一種名為鎂基固態儲氫的特殊材料,就引發了一場“堪比核武器”的毀滅性爆炸。
能量效果
這項被外界稱為"非核氫彈"的突破性進展,本質是利用固態儲氫材料的可控化學反應,在常規武器領域開闢出全新殺傷維度。相較同等質量的TNT炸藥,其高溫持續時間提升15倍,但峰值超壓僅428.43千帕,不足傳統炸藥50%。這種"高熱低沖"的特性,源於氫化鎂在催化劑作用下分解產生氫氣,隨後與氧氣發生劇烈燃燒的二次反應。整個過程無需核材料參與,既規避了國際核武器監管紅線,又消除了放射性污染風險。
與中國自1964年起直至1996年簽署《全面禁止核試驗條約》期間試驗的核武器不同,氫化鎂裝置不存在放射性塵降物的風險,因此在各種情況下部署它都是合法且政治上可行的選擇。這符合中國官方的“不首先使用核武器”政策,該政策強調利用常規武器和技術優勢來實現戰略目標。
主要特點
在無核污染卻堪比核武,非核氫彈可能很多朋友看到這個詞都有點迷茫,其實它指的是以氫元素為主原料的化學能炸彈,不是以核能爆炸方式釋放能量的核彈,所以我們也可以稱它是一種普通炸彈,但是它的爆炸能量卻不普通。
技術實現
這種名為氫化鎂的鎂基固態儲氫材料,原本被用於代替壓縮氫氣儲存罐,將氫氣輸送至偏遠地區,為燃料電池提供清潔能源和熱能服務。
說白了就是把鎂金屬和氫氣"鎖"在一起的固態材料。這種材料平時像塊灰色磚頭,遇到常規炸藥就能瞬間釋放巨大能量。
然而,在測試過程中,研究人員發現氫化鎂材料被常規炸藥啟動後,會立即發生快速的熱分解反應,瞬間釋放出大量氫氣,繼而引發持續不斷的高溫燃燒。
與以往區別
從技術層面上講,中國新型武器不能被稱為氫彈,因為其作用機制並非熱核反應,而是化學燃燒。
通常,我們之前知道的核彈主要有兩種類型:原子彈(依賴核裂變)和氫彈(利用核聚變)。
氫彈,也稱為熱核彈,則結合了兩種爆炸過程:裂變和聚變。氫彈不僅使用鈾或鈈,還使用氘和氚等氫的同位素。這些氫原子聚變後會產生更大的爆炸,這使得氫彈的威力遠超原子彈。原子彈中的裂變反應被用來觸發氫彈中的聚變反應。
簡而言之,原子彈只依賴於裂變,而氫彈則同時利用裂變和聚變來釋放更大的能量。
而本次的爆炸方式與傳統核武器有著本質區別,傳統氫彈的熱核爆炸是靠原子級的能量爆炸來啟動,實現不可控聚變反應,而中國的非核氫彈則完全依靠以氫原料為主的化學能釋放的特性,不涉及核反應,因此不會產生放射性污染。
為了方便理解下面我們來做個清晰的圖表對比
還有消息稱中國正在加速奈米級氫化鎂材料與CL - 20複合材料相融合的新一代高能炸藥研究,主要核心目標就是將奈米級高活性氫化鎂材料作為助燃劑,配合CL - 20複合材料實現爆炸威力大幅提高但總體炸藥質量減少的目標。這一研究方向代表著近期突破常規炸藥威力限制的一種全新發展趨勢。
生產突破
此次成功的一個關鍵的推動因素是中國在陝西新建的氫化鎂生產設施,該設施採用更安全、更經濟的“一鍋合成”方法,每年可生產 150 噸氫化鎂,與之前實驗室規模每天僅生產幾克的產量形成鮮明對比。
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開發的這種工業規模生產降低了製造過程中的爆炸風險,並支援軍事和民用應用。
這項創新在能源驅動的軍事變革,從燃煤蒸汽機到熱核武器。隨著中國人民解放軍推進其“綠色”現代化,這項技術彰顯了中國對戰略主導地位和可持續創新的雙重關注。
未來影響
目前有些分析人士表示,這種炸彈可以摧毀車輛、摧毀無人機群並封鎖通往關鍵區域的通道。其持續的高溫可以穿透裝甲和建築物,使其成為城市戰和攻擊防禦工事的潛在武器。
所以未來在戰場上,這種非核氫彈將發揮巨大的作用。它可以作為一種常規武器,用於攻堅戰等作戰場景。其強大的爆炸威力和長時間的爆炸效果,能夠對大面積目標造成毀滅性破壞。
而且,這玩意兒燒完只剩氧化鎂粉末,掃掃就能當化肥用。既不像溫壓彈那樣容易誤傷,由於其不產生放射性污染,在使用後不會對環境造成長期影響,又沒核輻射後遺症,更符合現代戰爭對環保和人道主義的要求,完美繞過各種國際公約限制。
而且100架無人機各帶24枚5公斤炸彈,就能把整個機場燒成平地。以前要摧毀地下工事得用鑽地核彈,現在直接往通風口灌氫化鎂粉末,一點火就能讓地堡變烤箱。如果某些山脈裡那些地下軍事設施,遇上這玩意算是倒了血黴。
展望未來,氫化鎂裝置或將重塑現代戰爭的戰術和戰略考量。其緊湊的尺寸和持久的熱效應使其成為一種多功能武器,適用於攻防作戰,尤其適用於海上和不對稱衝突。
未來,我們有理由相信中國在軍事技術領域取得更多令世界矚目的成就保護祖國的領土安全和完整。
但是具體做什麼,那就不用外媒操心了,一句話-“中國新科技,環保又給力。” (空天論道)
管理署
一言以蔽之,管理就是化繁為簡,系統經營,講究效率,績效次之。管理署收集各種社會訊息供參考,一起改善管理效率和效績。
上載日期:2025.4.24
*作者文章觀點,不代表有得揀活動平台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