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志

日志

46132274_1494140687646_mthumb

疾飞的爱

我爱动物,更爱观鸟。 平日早上,我在屋苑附近散步时,总会看到细小灵巧的相思、傻兮兮的红耳鹎、扰人清梦的斑文鸟。我住蓝田滙景花园有一个颇大的屋苑平台,那裏树大花美,早起的小鸟有花了哥、白耳鹎、鹊鸟等大大小小的雀,牠们吃饱后都会聚在一起来一个小合奏,鸟声此起彼落,鸟儿们各自唿朋唤友,一派自然自在。牠们的生活其实颇为惬意呢! 大埔以白鹭闻名,原来也有不少燕子。今早上学时,我在安祥街和安慈街最繁忙的十字路口等侯候横过马路时,抬头一看,赫然发觉有六七八只燕子高速疾飞...

D0005150087_00000_C_001

细听歷任浸会大学校长的《论语》感悟

《论语》是中国文化经典中的经典,核心中的核心。它记载了孔子的话语,以语录体方式撰写,主要记录了他和弟子的对话和事蹟。 孔子是一位划时代的人物,他集夏、商、周三代的大成,开中国文化风气之先,承先启后,至今影响国人逾4000年。他既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又是政治家和教育家,精通六经,感悟人生后提出「仁」和「君子」等重要价值观,追求德才兼备的人格。 中国人真的要非常感谢孔子,他是中国文化的源头活水,万古长夜裏的光。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笔者认为,不懂《论语》...

WhatsApp-Image-2023-11-27-at-10.31.47-PM-1

四大校长谈《论语》的智慧瑰宝

本文将简介「世说论语」全港学界征文比赛的内容和特色,这个比赛意义重大,且甚具规模。 中国文人必读之书 对熟识中国文化的人来说,《论语》可谓中国文人必读之书,歷朝歴代都广受读书人的重视。南宋以后,《论语》被列为四书之一,地位崇高,也是科举考试的范围之一。无论是为出仕,还是不重功名利禄的人,都会认真学习《论语》。 笔者认为,《论语》是四书的核心和源头,因为好处甚多,不但帮助人立身处世,甚至学会治国安邦,具有永恆的价值,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更难得的是,《论语》...

7290-768x431

何文匯谈《论语》的智慧与我思

何文匯教授是笔者最欣赏的人物之一,他拥有一头熨贴的白髮,一口字正腔圆的粤语、言之有物的内容,听他那沉实磁性的声音,确是一件赏心乐事。 近年,我出席灼见名家主办的「腹有诗书」问答比赛,在观看话剧或粤剧时都有机会遇到何教授,均看到他潇洒倜傥,腰背毕直,举止优雅,态度亲切,演绎了一派儒者风范,令人尊敬。 何教授在香港中文大学工作多年,曾担任教务长及中大─东华三院社区学院校长。他对推动中华文化可谓不违余力,这几年除担任「腹有诗书」问答比赛的首席评判,今次更答允出...

NewProject09274001_1024

孩子需要被看见和听见──《年少日记》观后记

好友邓明仪知道我关心孩子的成长,早前特別通知我,心迎儿童与家庭发展及评估中心在12月9日下午举办《年少日记》电影放映会,他们是有心人特別包场,邀请教育界、社福界、辅导界人士和家长观看,我便邀请了沐恩中学及智行基金会的4位朋友一起参加放映会。 当天在会场,我也遇到许多旧雨新知,包括幼稚园、小学、中学的校长、赛马会慈善机构的主管、教育心理学家等。电影完结后,还有两位精神科医生、临床心理学家、中学校长及律师等分享,以多角度分析现今疫情后香港儿童及青少年遇到的困难和境况...

陈致教授

陈致教授谈学与问

陈致教授的普通话非常悦耳动听,因为他是北京人,在北京大学歷史系毕业,之后在南京大学中文系获硕士学位,1999年在美国获博士学位,是中国古典文学及汉学的研究学者。 最近在浸大饶宗颐国学院与他见面,他给了我两张名片,前者是国学院院长,后者是香港珠海学院校长,能者多劳,身兼两要职。总之,他任重道远,是推动中国文化的大旗手之一,除了大学教育、学术研究外,他亦协助民间团体,共推动国学。 陈教授认为,在中、港、台等地都出现国学热,大学和民间的国学机构纷纷成立,蔚然成风,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