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誌
日誌

四大校長談《論語》的智慧瑰寶
本文將簡介「世說論語」全港學界徵文比賽的內容和特色,這個比賽意義重大,且甚具規模。 中國文人必讀之書 對熟識中國文化的人來說,《論語》可謂中國文人必讀之書,歷朝歴代都廣受讀書人的重視。南宋以後,《論語》被列為四書之一,地位崇高,也是科舉考試的範圍之一。無論是為出仕,還是不重功名利祿的人,都會認真學習《論語》。 筆者認為,《論語》是四書的核心和源頭,因為好處甚多,不但幫助人立身處世,甚至學會治國安邦,具有永恆的價值,是中華文化的瑰寶。更難得的是,《論語》...

何文匯談《論語》的智慧與我思
何文匯教授是筆者最欣賞的人物之一,他擁有一頭熨貼的白髮,一口字正腔圓的粵語、言之有物的內容,聽他那沉實磁性的聲音,確是一件賞心樂事。 近年,我出席灼見名家主辦的「腹有詩書」問答比賽,在觀看話劇或粵劇時都有機會遇到何教授,均看到他瀟灑倜儻,腰背畢直,舉止優雅,態度親切,演繹了一派儒者風範,令人尊敬。 何教授在香港中文大學工作多年,曾擔任教務長及中大─東華三院社區學院校長。他對推動中華文化可謂不違餘力,這幾年除擔任「腹有詩書」問答比賽的首席評判,今次更答允出...

孩子需要被看見和聽見──《年少日記》觀後記
好友鄧明儀知道我關心孩子的成長,早前特別通知我,心迎兒童與家庭發展及評估中心在12月9日下午舉辦《年少日記》電影放映會,他們是有心人特別包場,邀請教育界、社福界、輔導界人士和家長觀看,我便邀請了沐恩中學及智行基金會的4位朋友一起參加放映會。 當天在會場,我也遇到許多舊雨新知,包括幼稚園、小學、中學的校長、賽馬會慈善機構的主管、教育心理學家等。電影完結後,還有兩位精神科醫生、臨床心理學家、中學校長及律師等分享,以多角度分析現今疫情後香港兒童及青少年遇到的困難和境況...

陳致教授談學與問
陳致教授的普通話非常悅耳動聽,因為他是北京人,在北京大學歷史系畢業,之後在南京大學中文系獲碩士學位,1999年在美國獲博士學位,是中國古典文學及漢學的研究學者。 最近在浸大饒宗頤國學院與他見面,他給了我兩張名片,前者是國學院院長,後者是香港珠海學院校長,能者多勞,身兼兩要職。總之,他任重道遠,是推動中國文化的大旗手之一,除了大學教育、學術研究外,他亦協助民間團體,共推動國學。 陳教授認為,在中、港、台等地都出現國學熱,大學和民間的國學機構紛紛成立,蔚然成風,值得...

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楊貴妃與荔枝的故事
楊貴妃 (字玉環)是中國四大美人之一,有閉月羞花之貌,天生麗質難自棄。貴妃和唐明皇恩愛故事天長地久,家傳戶曉,至今還令人津津樂道。 貴妃娘娘嬌俏可人白白胖胖,吃東西也珍饈百味非常挑剔,作為四川妹子,特別喜歡吃荔枝,今天筆者為大家娓娓道來給大家作為談話之資。 楊玉環(719-756)號太真。姿質豐艷,善歌舞,通音律,唐代音樂家、舞蹈家。生於官宦之家,自小聰明伶俐,天生麗質。自從選在君王側,日思夜想,希望重溫荔枝鮮果美味。皇帝為博紅顏一笑,勉為其難滿足所求。當時交通不...

花城人去今蕭索,春夢繞胡沙/李師師和宋徽宗的愛恨情
中國歷史上能夠留名青史的女性並不多,一般都是大家閨秀飽讀詩書,能夠寫詩詞歌賦的譬如才女詞人李清照! 若果出身卑微生活在青樓的好像我們今天講的主人翁李師師就真的比較少了。李師師是北宋知名歌伎,名動京師,基本上冇人不識,她和宋徵宗、周邦彥的愛情故事至今還令人津津樂道! 李師師 (坐年不詳)本姓王,父親是永慶坊染布工,四歲時母親就患病去世了。王爸爸為了保佑師師健康成長,便根據宋代習俗把她送到寺廟裏短時間生活,敲擊唸佛,祈求神仙保佑! 李師師長得眉清目秀靈氣廹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