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誌

日誌

paktin

童年印象

由1968年3歲開始,我便在廉租屋長大。 回想半個世紀的往事,我依稀記得當年入讀屋邨第三座地下的一朶小白花幼稚園,但因年代久遠,我只記得幼稚園印象最深刻的二三事:一是每天上學後,老師都會視乎小朋友的表現,給他們蓋一個大白兔印或大黑豬印;另一印象是每月的最後一周都有生日蛋糕吃。 廉租屋設計 廉租屋分為細房、中房和大房3種面積,我家四口獲編配住細房,單位面積約100多平方尺。每月都有穿着綠色制服的管理員到每家每戶收租金和簽租卡,當時的月租只是百多元。 香港在1960年代所興...

19._ (1)

阿濃文字的魅力

阿濃(朱溥生)是香港作家的傳奇。 他是香港兩代人都耳熟能詳的兒童及青少年文學作家,他的文字見於香港的報章如早年的《華僑日報》、現在的《星島日報》及《大公報》;他在1993年移居加拿大後繼續為當地的《星島》撰寫專欄「好看集」,一周5篇,至今已達20年之久。 歲月無聲,不知不覺間,阿濃已經89歲了,但他仍精神奕奕,可以偕同夫人由加國遠渡返港出席香港書展。第33屆香港書展以「童來悅讀少年時」為題,阿濃正是其中一位獲重點推介的兒童及青少年文學作家。闊別香港多年,無數讀者和朋友都翹...

48481690943455_.pic_-1024x570

山邊的紫花,潤物細無聲

何紫不經不覺間已逝世31周年了,但他的散文、童話、陽光與童心仍常存在許多人的心中。 何紫育有兩子一女,兩位公子早已移居外國多年,而女兒何紫薇還留在香港。她為了與母親有更多相見相處的機會,選擇了也在舊居般咸道置業,可與母親同住一座大廈。而何紫的夫人今年已83歲了,而且精神奕奕,令人恩惠。 阿濃、何紫的緣份 筆者認識紫薇是最近一次與阿濃茶聚的原故。 其實阿濃和何紫是同一代人,阿濃年長何紫4年,兩人早在30歲左右已認識交往,後來更成為摯友。兩人都在不同的報刊寫專欄...

shutterstock_665667868_16

玩能生智

學玩,不單是孩子的天性,更是人類的天性;只因幼年小孩光陰較多,不用工作或為生活而奔波,所以有更多閒情逸志和空間去玩樂。近年,身邊的朋友相繼退休,他們退下火線之後,無不立刻尋找本地或外遊的活動,如行山、習藝、上網、乘高鐵北上,林林總總,總之玩樂不停。 但小時候我最怕放暑假,因為每天都是百無聊賴地困在家裏,日子確實很不易過。當年,我的主要消磨時間的方法只是看電視:卡通片、粵語長片;喜歡的、不喜歡的都看,目的只是打發時間,以逃避那本厚厚的暑假作業。 中國象棋 ...

46132274_1494140687646_mthumb

疾飛的愛

我愛動物,更愛觀鳥。 平日早上,我在屋苑附近散步時,總會看到細小靈巧的相思、傻兮兮的紅耳鵯、擾人清夢的斑文鳥。我住藍田滙景花園有一個頗大的屋苑平台,那裏樹大花美,早起的小鳥有花了哥、白耳鵯、鵲鳥等大大小小的雀,牠們吃飽後都會聚在一起來一個小合奏,鳥聲此起彼落,鳥兒們各自呼朋喚友,一派自然自在。牠們的生活其實頗為愜意呢! 大埔以白鷺聞名,原來也有不少燕子。今早上學時,我在安祥街和安慈街最繁忙的十字路口等侯候橫過馬路時,抬頭一看,赫然發覺有六七八隻燕子高速疾飛...

D0005150087_00000_C_001

細聽歷任浸會大學校長的《論語》感悟

《論語》是中國文化經典中的經典,核心中的核心。它記載了孔子的話語,以語錄體方式撰寫,主要記錄了他和弟子的對話和事蹟。 孔子是一位劃時代的人物,他集夏、商、周三代的大成,開中國文化風氣之先,承先啟後,至今影響國人逾4000年。他既是一位偉大的思想家,又是政治家和教育家,精通六經,感悟人生後提出「仁」和「君子」等重要價值觀,追求德才兼備的人格。 中國人真的要非常感謝孔子,他是中國文化的源頭活水,萬古長夜裏的光。孔子說「不學《詩》,無以言」,筆者認為,不懂《論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