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誌
日誌

命由我作 福自己求 勇於開拓
壓力很難轉化爲動力,更可能轉化爲病歷。只有快樂和興趣,才能產生真正的無窮動力。 人生在世,我們還不是有時笑笑人家,有時給人家笑笑。 《了凡四訓》 01 )命由我作,是一種對自我力量的堅定信念。古人云:“盡人事,聽天命。”這並非消極的宿命論,而是一種積極的人生態度。天地間的諸多事情,命運總是那麼難以預料。然而,每個人都能通過自己的不懈奮鬥,去塑造甚至改變自己的命運。 02) 福自己求,是一種對幸福追求的深刻理解。幸福,不是空中樓閣,不是他人施捨。而是自...

愚夫作妄想 諸聖離有無
信心並非來自對成功的期待,而是來自對失敗的鬆弛。 當我們低頭看時,我們看到的是塵埃;當我們擡頭看時,我們看到的是盛開的花朵,生活的美好取決於我們自己的心態。 楞伽大義今釋 :虛空及涅槃,滅二亦如是,愚夫作妄想,諸聖離有無。 意思:如果執著虛空和涅槃,認為是一個實在的境界,那便落在二邊之見裡了。無論是生死涅槃,無論是空有兩邊,都是空花夢幻,能瞭解證到這點,那纔可以說是真滅度了。 愚癡凡夫們,每於此中造作,由此更加生起妄想。至於一切自證自覺的聖賢呢,卻...

老子《道德經》三句话 3/3
單有聰明是不夠的,還應該有足夠的聰明以避免過分聰明。 當村口的那條狗開始叫時,村裡的其他狗也跟着叫。它們不知道爲什麼要叫,也不知道叫聲意味着什麼,但還是跟着叫。 老子《道德經》三句话,最后一句 03) 天道無親,常與善人 意思:“天道無親”意指天道或自然規律、宇宙法則,本身並無偏愛,不會因個人的身份、地位或情感而有所偏頗;“常與善人”則是指天道往往眷顧那些心懷善意、行爲正直的人。 每個人,無論世界如何變化,善良與正直始終是得到自然法則青...

《道德經》三句話 2/3
人得赤心也得老成,赤心是為了與宇宙抵足而眠,老成是為了與炎涼人情週轉。 我們都有自己的時光機。帶我們回到過去的,叫回憶。帶我們前往未來的,叫夢想。 老子《道德經》三句話,第二句: 02) 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 意思:古往今來,人們追求名利,渴望在世間留下自己的痕跡。 當一個人在事業上取得成就,名聲遠播時,懂得適時隱退,迴歸本真,才是順應自然規律,遵循天道的表现。 “天之道”,並非簡單的自然法則,而是指一種更高層次的生活哲學,強調個人成長...

老子《道德經》三句話 1/3
真正的成熟大概就是,喜歡的東西還是喜歡,只是不再強求了;害怕的東西還是害怕,只是敢於面對了。 其實很多事情在我們猶豫的時候,內心就已經有了選擇,只是還沒有充足的理由去說服自己。 老子《道德經》三句話: 01 ) 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 意思:掌握自古以來的規律,來駕馭現實存在的具體事物,從而解決現在的問題。 感悟:歷史中蘊藏着無盡的寶藏,那便是古人留下的智慧與哲思。 當我們站在現代的十字路口,面對着無數的選擇與挑戰時,不妨回望過去,借鑑那些歷經時間考驗的...

清明要"清""明"
我第一次清明掃墓,是在五歲。 那一年,祖母安排了姨婆、姑姑等一群人,帶着懵懂的我,到新界粉嶺和合石重找及拜祭十一叔的墓。十一叔一九三九年出生,是祖父母的第十一個孩子。在一九四一年十二月十日,日軍空襲香港的第三天,兩歲的十一叔發高燒,危險至極,然而夜裏全港宵禁,當年十七歲的父親冒着槍險潛行到街尾,強拉大夫到家裏給幼弟治病,卻仍為時已晚,在響徹整晚的空襲警報下,十一叔還是去了。戰後多年,家人們才知道他被葬在和合石大墓地。姑姑撫摸着小小的墓碑,輕聲哀嘆。我看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