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誌

日誌

0 (1)

國之瑰寶──《蘭亭序》

大家推舉王羲之為《蘭亭詩集》作序,於是微醉而大樂的王羲之便即席揮毫,寫了362字的序文,以記錄當天的雅事,及對人生變幻無常的感覺。那篇驚世的傑作、千古不朽的書法就是此誕生。 香港特區喜獲中央政府的厚禮,批准在港興建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並承諾願意借出近千件故宮重要文物來港展出,而且大部分展品可留在港一至兩年,令香港市民不必長途跋涉到北京或台北,只需坐車至西九龍文化區便可有機會一睹國寶級的珍品,可謂方便得很。相信已有不少市民,不論年齡都已慕名前往參觀。 對...

179738

小學唔谷幾時谷?!

理想的學校應旨在成就每一個孩子,不放棄任何一位學生,以實踐有教無類。 學校的老師應具有信心和能力因材施教,令到每一位孩子擁有幸福感和成就感,做一間家長都滿意的學校。 我從事教育工作已有一段很長的時間,擔當校長一職也已逾20年, 在我心中一直在想着幾個題目: 什麼才是教育的真諦? 怎樣才算是一個好的老師和校長? 怎樣才可以辦一所好的學校,作育孩子,為他們帶來幸福感和成就感? 愉快學習還是拼命操練? 最近聽到新界頗受歡迎的某小學退休校長說「小學唔谷幾時...

0

與佛有緣的羅漢松

我校有一株小羅漢,修剪成半圓型也很漂亮,旁邊還種有一株沉香樹,更是珍貴。 劉禹錫的《陋室銘》説「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我說「校不在大,有樹則馨」呢! 松柏樹為人所欣賞,早在孔子的時代,孔子有云:「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 冬天天寒,唯獨松柏能屹立不搖,象徵堅毅不拔的性格。松樹柏樹均為常綠橋木,耐寒,但也可在熱帶地方生長,也耐熱。 松樹的品種也有不少,但在香港最為人知的一定是羅漢松, 原因只是因為一句流行的諺語,「家有羅漢松,一世唔會窮」。 ...

DSCN9974

蘭花

中國人愛蘭花,我也愛蘭。 君子務本,寵辱不驚;生於深谷,自開自放,是一種自信的優雅,是一種為仁由己的自信,令人倍加珍惜! 中國人愛蘭花,我也愛蘭。 北宋理學家的開山祖師周敦頤寫的《愛蓮説》膾炙人口,蓮花獨特,表露無遺。之後,蓮花成為君子之象徵。 上世紀70年代,台灣的情歌王子劉文正也有一首首本名曲《蘭花草》也是膾炙人口之作,「我從山上來,帶着蘭花草……」歌曲旋律令人神往:那清新,那脫俗,那馨香。 君子務本,寵辱不驚;生於深谷,自開自放,是...

t01cc4383f5083827e4

孔誕說孔子之偉大

孔子長壽,享年七十有三,一生努力不懈,15歲便有志於學,至70歲更達至「從心所欲不踰矩」、天人合一的自由境界。孔子是至聖,也是萬世師表,值得我們學習。 我喜歡中華文化,也喜歡閲讀經典,從中學習做人做事,有些話語可作為人生的座佑銘,一生奉行,以助自己安身立命。 在眾多經典中,我最愛讀《論語》,孔子把夏商和西周的傳統文化總結,集大成,開創了一套完整的思想體系,後來的儒者總結為修、齊、治、平,由自己到家族,再到國家和天下各國。孔子是非常偉大的,被尊為至聖,絕對同意...

maxresdefault

少年十五二十時

少年的我最愛看電視,印象最深刻的一套青春劇叫《少年十五二十時》。 該劇由當年20出頭的「小鮮肉」賈思樂主演,片頭他穿着白襯衫和白褲在草地上踏單車,消遙自在,無憂無慮。少年時代,令人懷緬。 成長的里程碑 初中時代的中國語文科,我讀過《少年維特的煩惱》。根據心理學,「青少年」或「青春期」的英文是adolescence或puberty,那是指人類由兒童階段發展為成人階段的過渡期,一般是指由13歲至20歲,英文也稱teenager,青春期的特徵是會長出許多青春豆。 那時候,身體的發育、身體的荷爾蒙分...